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1:05    次浏览
吐槽北大教授、“大嘴”孔庆东又耐不住寂寞了,他这次吐槽的对象是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作家莫言。4月8日上午,孔庆东在微博上贴出一张黑白照片,并配文称“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,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。”尽管孔庆东并未点名,但网友很快发现,照片上的小男孩是莫言。一时间,关于莫言的作品、人品,甚至那段历史,都成为了网友口水战的内容。这是莫言20岁之前唯一的一次照相,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。照片上的莫言上穿棉袄,下穿单裤。据他自己所说,棉袄上的扣子还缺了两个;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;裤腿一长一短,不是裤子的问题,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。在他旁边一起合影的是他的堂姐。莫言或许没有想到,自己唯一一张儿时旧照,竟会被人翻出来说事儿。翻照片的人,还是“大嘴”孔庆东。照片上的莫言,尽管看起来只有七八岁,但脸型和现在基本一样是方脸。引起争议的,正是这张方脸,以及身上穿着的棉袄。孔庆东在微博中还说,“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,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。”12分钟之后,孔庆东又转发了网友@秦师名粤的评论,借此将自己贴图的意图表达得更为清楚。@秦师名粤评论说:“莫言得诺奖后信口雌黄,说自己小时候穷得光着身子到处跑,像小狗一样把任何能吃的东西塞进嘴里,十岁前不知道啥是照相。结果网友扒出其八岁和表姐的合影,白白胖胖衣服合体!”一位网友还在评论中问道:“为什么宁愿改变记忆也要虚构呢?”对此,孔庆东回答说,这不能怪作家,如果不造谣不污蔑,不但不能获奖,连发表出版都困难。“你见过这三十年出版的赞美前三十年的小说吗?”有意思的是,《现代语文》2006年第10期中旬刊,曾发表一篇访谈文章《中国谁更靠近诺贝尔文学奖?》。在这篇文章中,作者采访了包括孔庆东、莫言、叶兆言等在内的专家学者,孔庆东在文章中曾盛赞莫言是“最有良心的作家”。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?网友热议█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,莫言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儿时的艰辛,说自己小时间记忆最深的是孤独和饥饿。莫言有自己的文章里,也曾反复提到“饥饿”这个词。“那时候,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孩子,在春、夏、秋三个季节里,基本上都是赤身裸体的,只是到了严寒的冬季,才胡乱地穿上一件衣服。”用这张照片对比莫言的艰辛童年,令一部分习惯于“有图为证”的愤怒网友开始怀疑莫言对童年经历描述的真假。但同样有不少理性的声音存在,认为一张黑白照片并不能代表什么。另一种观点也颇具代表性,“孔庆东关于莫言照片的评论言过其实。你看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?”对于孔庆东其人,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晓平曾在《听我韶韶》栏目中表示,“孔庆东今天之所以在全国有一些名气,完全是靠骂人骂出来的。”